上上资讯
《江苏质量》:上上电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2014-06-15

 

编者按: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协会驻会副会长刘卓慧谈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的重要讲话时说,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当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廓清迷雾的作用。现实证明,中国30多年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维系,形势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定位中国经济的再发展模式。因此,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型转变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也就是习总书记指出的,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习总书记的“三个转变”重要论述,为国家经济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本刊刊出“上上电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一文,介绍了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科技创新发展历程,旨在为制造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予以一些的启迪与思考。
        时下,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电缆行业更是如此。多数电缆企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过度竞争,在供过于求的当下可谓是经营惨淡。而江苏上上电缆集团(以下简称“上上”)的生产车间却忙得热火朝天,产品销售供不应求,销售业绩稳中有增。
       “上上”作为一家最初年产值仅百万元的民营企业,多年来凭借一份执着和实干,坚持科技创新,瞄准高端市场研制满足高端用户需求的特种电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自豪地行走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康庄大道上,用科技创新成就中国创造。
        如今,上上已发展壮大成国家大型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连续三年完成销售超百亿元,一大批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港机电缆、风能电缆、光伏电缆、矿用电缆等均已批量进入市场,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上上牌”电缆已成为行业内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更远销至国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谈及“上上”所有成就及发展,“上上”人认为,这得益于2001年“上上”转企改制之初,董事长、总经理丁山华就为企业提出的“精、专、特、外”的战略思想:“精”就是所有产品都要做成精品,精益求精以质取胜:“专”就是利用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做精做专做批量;“特”就是大力发展特种电缆,走高端产品、高端材研发之路,利用高端产品打开高端市场;“外”就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丁山华在30多年企业经营经验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的科技创新重大决策。
        此决策正如丁山华所阐述:“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实现‘精、专、特、外’,达到综合素质最佳。只有通过加快研发、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升级服务,使产品具有吸引力,以拳头产品增强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首次开发成功 尝到创新甜头
       “成功了,成功了!”伴随着一阵激动的欢呼声,“上上”有史以来首次尝试产品创新并成功研制的成果问世了——矿用信号电缆。
那是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沉睡的中国开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焕发生机。上上紧抓历史机遇,在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开始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慎重考虑后,上上决定与常州自动化研究所签订协议,经过一年多的集中突破,最终联合研制出用于煤矿监察系统用的矿用信号电缆,其结果也相当振奋人心:填补国内空白。
        在这之前,上上生产的通用橡套电缆和橡皮电缆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大路货”,附加值少的可怜。而矿用信号电缆的成功开发,正对市场“口味”,在市场上一下子打开了销路,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产值、销售、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当年就增长了30%,利润更是翻了一番。
这次的成功研发带来的丰厚回报,让“上上”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更让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力量。就在当年,“上上”果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添了拉丝机,束线机、挤塑机、混橡机等价值40多万元的生产设备,产品档次、生产能力、研发能力立马上了一个台阶。上上电缆的科技创新征程也由此开始。

致力高端创新 重大成果不断
         矿缆成功开发后,企业对新产品开发工作日益重视。生产现场开始采用现代化定置管理,次年,产品从单一低档次橡套电缆、橡皮线发展到9大类400余种规格,产品结构在向高层次转化。同时随着后期市场形势转变,普通电线趋于滞销,紧密围绕市场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已是大势所趋,前一段时间的技术积淀更给后期科技创新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上上电缆南厂区,有一套类似“风车”模型的模拟试验装置,一批电缆正随着“风车”的高速旋转而反复收放,借以测试电缆的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正在上面进行试验的,是我们的‘争气电缆’——卷筒电缆。”上上技术总工程师李斌不无骄傲地介绍说,“目前它的转速已达到每分钟300转,不仅全球最快,而且已成功运行了2350小时,相当实际使用寿命达到7年,超过老外承诺的5年。”
        卷筒电缆一般用于港口机械上,需要频繁地起、移、放。由于高强度作业环境,电缆极易容易损耗,使用寿命往往不长。早在2005年的时候,进口卷筒电缆也仅可使用3个月到半年,国产电缆使用寿命则更短,往往只有几天时间。而就在当时,占全球70%份额的世界上最大的港机企业——振华港机多方打探后找到“上上”:“港机用的卷筒电缆全为进口,价格昂贵,服务也很不到位,可是国产的卷筒电缆质量又跟不上,你们能否帮我们一把?”话语中对方的诉求十分强烈。此时,上上涉足海工类电缆研发已有多年,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足以支撑企业和国外电缆拼一拼,为国家争口气,于是上上答应了下来。
        卷筒电缆对电缆性能要求极高,技术难度很大。通过上千次的试验、耗费1年半的时间,上上成功研发出12KV、20KV及以下光纤复合卷筒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世界上掌握这一产品材料、技术的屈指可数的制造企业之一。卷筒电缆也由此打入港机市场。
         如今,上上海工类电缆实现了产品系列化,研发的拖令电缆、拖链电缆、吊具电缆、耐泥浆电缆等均已投入应用,受到用户的高度好评。

握核心技术 填补世界空白
         截至目前,在上上创新研发史上,最为闪耀的当属系列核电缆的成功研发。
         早在上世纪末,上上就开始瞄准被国内视为“烫手山芋”的核电领域。丁山华向记者介绍,“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中国的核电事业迟早会起步。”于是在当时缺少国家经费支持的艰苦条件下,企业毅然决定力挑核电缆研发重担。
基于三十多年电缆研发技术的积累,核电缆的研发很快有了可喜的成果。1998年,1E级K3类核电缆成功研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7年,1E级K1核电缆成功研制,填补国内空白。 随着两代、两代半核级电缆相继问世,上上步步为营,在已有成果、经验上启动了三代核电缆技术研究。
         2010年底,国家核电工程公司向国际开展世界第一座三代核电站AP1000电缆研制招标,上上中标壳外电缆,美国一家公司中标壳内电缆。然而三个月后,美国公司在分析了技术难度和风险后知难而退,选择放弃。上上迎难而上,承接了壳内、壳外核电缆全部项目研发重任,成为三代核电站的唯一电缆供应商。2013年4月,企业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寿命由40年提高至60年)成功交付,该技术创造了上上有史以来的科研辉煌,填补了世界核级电缆领域的空白。
(本刊记者 曹梦)


4001799288
江苏省溧阳市上上路68号
shangshang@shangshang.com